動漫電驢下載基地

cartoon.ed2k.online

 動漫電驢下載基地 >> 電視動畫 >> 《貓和老鼠》(Tom & Jerry)四川方言版

《貓和老鼠》(Tom & Jerry)四川方言版

動漫類型:電視動畫

文件大小:907.2MB

語言類型:繁體中文

更新時間:2017/7/27

資源發布:動漫電驢下載基地

《貓和老鼠》(Tom & Jerry)四川方言版 簡介: 視頻預覽: [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Tom.&.Jerry.假老練搞科研.wmv, [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Tom.&.Jerry.風車車與表哥.rmvb, ...等4個視頻文件 中文名 : 貓和老鼠 英文名 : 

  全選
"《貓和老鼠》(Tom & Jerry)四川方言版"Anime介紹:

視頻預覽:

[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Tom.&.Jerry.假老練搞科研.wmv, [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Tom.&.Jerry.風車車與表哥.rmvb, ...等4個視頻文件
中文名: 貓和老鼠 英文名: Tom & Jerry 版本: 四川方言版 發行時間: 2005年 地區:  大陸 簡介

http://www.tshu.com/bookpic/20051/20051410940.jpg

http://www.tshu.com/bookpic/200411/2004111819272.jpg

簡介

《貓和老鼠》從1940年問世以來,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卡通之一,TOM和JERRY這一對搞笑活寶,上世紀90年代來中國後更是得到從6歲到60歲的人們的狂熱喜愛。TOM和JERRY的動畫形象已經為人津津樂道。號稱實力強大的貓和小的鼠之間的斗爭已經進行了65年。它們曾贏得七屆奧斯卡金像獎,破過無數的記錄,當然還破過無數的碟子、座燈及安寧。

新聞背景:

方言版《貓和老鼠》不再上電視



www.xawb.com 2004-10-20

  就在方言版《貓和老鼠》《摩登時代》紛紛在電視台熱播,或搶占音像市場,觀眾對這種以方言形式包裝國外經典的做法議論紛紛之時,國家廣電總局前天發布通知:為推廣和使用普通話,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一律不得播出用地方方言譯制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此通知一出台,便引起各方人士的關注。

  為推廣普通話下達“禁播令”

  廣電總局在《關於加強譯制境外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近來一些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播出用地方方言譯制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有違廣播電視推廣使用普通話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從現在起,各級廣播電視機構一律不得播出用方言譯制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正在播出的必須立即停播,妥善處理。同時要求各地廣播影視局(廳)立即對當地用方言譯制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梳理。此通知的下發,將使炙手可熱的方言劇面臨“降溫”。

  方言版經典泛濫讓人憂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以各地方言包裝國外經典的做法逐漸在全國蔓延開來,《貓和老鼠》出現了北京、陝西、四川、河南、東北等多個方言版本,僅陝西就有“二蛋、淘氣”和“老皮、碎子兒”兩個版本,並分別在陝西電視台和西安電視台熱播。此外《米老鼠和唐老鴨》《摩登時代》《馬戲團》《旱冰場》等經典也被重新演繹。方言版經典的熱賣、熱播使制作者大獲其利,但由於制作方水平不一,有的對經典隨意篡改,方言中的粗話、髒話不絕於耳,不僅令人哭笑不得,更深為擔憂,擔憂其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

  市民認為禁播及時

  昨天,得知方言版譯制節目被禁播,許多市民,特別是老師、家長持贊同態度。五味什字小學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前陣子《貓和老鼠》播出時,孩子們一放學就沖到路邊商店看電視,作業也顧不上寫,第二天議論的都是劇中角色的對白,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不管好的壞的統統裝到腦子裡。一位接孩子的女士說,電視上放這些片子應該有所選擇,看了方言版經典後,她的孩子再也不說普通話了,像“弄啥呢”,“給你兩腳”,“圪蹴”,“吃個屁”之類的粗話整天說個不停,讓人很擔心。

貓鼠講川話 雅俗又打架
--------------------------------------------------------------------------------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04-02-27 02:56:27)

四川在線消息  昨日,對動畫片《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作了報道後,引起省內外讀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懷著對四川方言和四川文化的熱愛,讀者和專家各抒己見,四川方言的雅和俗之間,又一次激烈交鋒!


貓鼠講川話 雅俗又打架




  
反對派講川話?貓和老鼠快閉嘴

  成都楊先生:我覺得《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搞得太差了,裡面的語言簡直不堪入耳,這樣的東西毒害太大。希望有關部門停止播放,禁止發行。要不然四川方言別說進軍全國,就是走出四川都不可能。
  宜賓王老師:我認為原版的《貓和老鼠》是經典的高雅藝術,配上低俗的內容後,收看對象大多是小孩,我們認為應該馬上停播。
  綿陽張女士:四川方言配音是可以的,但髒話不能配上去,這樣下去會把娃娃教壞了。
  葉先生:《貓和老鼠》的方言版不但有四川版,還有雲南版、湖南版。關於這種現象,貴報評價得很中肯。我覺得我們現在對待方言和本土藝術的態度較浮躁。不認真鑽研本地方言,只是膚淺地拿方言作噱頭,這種懶散浮躁的作風是不可取的。
  
贊成派  四川話貓和老鼠敞開說

  李先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嘛。有點方言點綴著文化娛樂,有什麼不好?有不少群眾喜歡這種形式,這就是這種形式存在的理由。
  西安籍張同學:《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很棒,當初創作時,沒有加入對白,很讓人遺憾,用四川方言為其配音,很有創意,從我個人的情感上來講,彌補了遺憾。從全國來看,四川方言很有特點,語言诙諧幽默,又蘊藏著豐厚的巴蜀文化底蘊,值得推廣。
  9歲小學生:我和同學們都看過四川方言版的《貓和老鼠》,但我們沒有學會講髒話。小朋友學壞了,怎麼能夠怪假老練和風車車?
  曾先生:既然群眾喜聞樂見,我們本地的娛樂業和媒體就應該更多地使用方言。
  
出謀劃策派  出夔門?川話還要加把勁

  雷先生:我是東北人,在四川工作近40年了,我覺得四川方言要在全國推廣,首先方言中一些生僻詞匯要改造後再推廣,但精髓一定要保留。要多打造一些好的四川方言小品,這樣才能起到推廣四川方言的作用。
  江蘇張先生:我是從《抓壯丁》開始認識四川方言的,四川方言劇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都有推廣的市場。但為什麼四川方言沒有得到推廣呢?主要原因是缺乏優秀劇本、從業人員素質太低。
  鄧女士:四川方言劇語言要美,格調要高,只有做到“從小事入手說大事,從大事著眼說小事”,才能使四川方言劇走向全國。
  
專家說法上殿堂?川人還得多讀書

  胡光偉(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我看過幾集四川方言版的《貓和老鼠》,假老練和風車車是很搞笑,用四川方言為動畫片配音是可行的。不過這部動畫片有點低俗,難登大雅之堂。
  四川方言大俗大雅,但是幽默絕不等於“帶把子”,搞笑也不等於說粗話。四川方言要想得到廣大四川人甚至全國人民的認同,必須在如何脫俗上下工夫。
  王躍(作家,著有《成都批判》、《老茶客閒話》等系列書10多種):四川方言有幾大毛病:1、太市民化,難免粗俗。就像農家樂,可以換換口味,但不能拿到國宴上去,太無檔次了,還是應該打造成正宗的川菜,把市俗氣給改掉。2、方言“帶把子”,張嘴就是粗話。3、語音限制:李伯清是“成普”,就是比較標准的成都話,所以大家聽得懂;他的弟子們來自各地,太“方言”,太土,連走向成都都有問題,怎能談走向全國?
  趙本山的東北二人轉,已經是去掉了特別粗俗的東西,打整得很干淨了,才登上大雅之堂。四川方言很有表現力,但如果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不把自己打整干淨,絕對沒前途。
  冉雲飛(作家,著有《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莊子我說》等10本著作):《貓和老鼠》配音版本,這種東西娛樂娛樂吧可以,但要走出去,登大雅之堂,難!和四川方言劇一樣,太過於通俗了。
  在雅和俗之間,有一個度,關鍵是寫本子的人有沒有文化底蘊。四川的曲藝、方言劇,有足夠的生活經歷,味道也夠,就是文化差了,文化底蘊不夠。如果有好本子,走出去完全是可以的。
  
師徒辯解  “假老練”:“老子”不算粗俗

  就川話版《貓和老鼠》的影響和效果,記者昨日采訪了劇中角色湯姆的配音演員“假老練”萬喜。
  記者:方言版的《貓和老鼠》雖然很受歡迎,但裡面出現了不少粗話,這算不算是一種語言污染?
  萬喜:我們配音的四川方言版《貓和老鼠》,語言是非常文明的,沒有一句粗話,因為在創作時,就已經被我們“淨化”了。像“老子”這種話,每個四川人都熟悉得不得了的,是通俗而不是粗俗。
  記者:在這部動畫片裡,運用最多的是“市井”語言,顯得格調不高。
  萬喜:四川方言不全是陽春白雪,俗氣的東西不可避免。比如把小妹叫“妹娃子”、把哥哥叫“哥老倌”,這些話四川人平時都這樣叫,讓大家聽起來感覺更加親切,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這有什麼不好?
  記者:不少市民特別是一些小孩在看了你們的配音動畫片之後,學會了“老子整死你”、“捶扁你娃”這些話。現在不少家長都不敢讓孩子看這部動畫片了,怕孩子被你們教壞了。
  萬喜:寓教於樂是我們的初衷。有些話可能對小孩有一定的不良影響,但是家長不應該把小孩學壞怪罪到我們頭上。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是在看了動畫片之後,教育孩子應該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記者:你們為這部動畫片的定位是求一笑而過,還是希望錦上添花?
  萬喜:娛樂搞笑是我們的主要目的,只要能夠博得大家的歡笑,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李伯清:各位請多多包涵
  昨晚8時許,記者終於和李伯清通上了電話。當記者談到《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所受到的爭議和質疑時,李伯清顯得非常坦然。
  “這10多年來,我挨罵也挨慣了,受歡迎也受夠了。但是,面對這幫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年輕人,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愛護和關心他們,他們才有提高。你們說四川話的《貓和老鼠》低級,我建議大家和《蠟筆小新》對比一下。東北的二人轉從粗俗走向文明,經歷了很長的一個過程,四川方言從俗文化到雅文化,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大家對我們的要求很高可以理解,只是希望不要太苛刻。但是話又說回來,有人罵你才說明有人在關心你,對說我們好話的,我們表示感謝,罵我們的,也要表示感謝。以後,在對待四川方言文化這一問題上,希望四川的父老鄉親們,多一點寬容和愛護。作為我們自己,會在以後的作品上不斷完善和改進。”
  
◇記者手記

  在動畫片《貓和老鼠》中,貓和老鼠既和諧相處又爭斗不休,它們的故事永遠都可以繼續寫下去;而觀眾,也樂意在它們的游戲打鬧中獲得快樂,體會到動畫片所要宣揚的真善美主題。而四川方言,集大俗大雅於一身,多年來,人們對這一雅一俗的批評和肯定,就像動畫片中兩只總是打打殺殺的可愛動物一樣,永遠沒有休止。但四川話的俗和雅,無論是交鋒還是握手言和,目的都只有一個:讓四川方言成為雅俗共賞的文化,走出四川、走向全國。 記者母心何炜


本資源來自“親親喔喔-漫畫王國 ”,感謝制作人,BT萬歲!電騾萬歲!!共享萬歲!!!



新增加13個片斷,格式為RMVB!請喜歡的朋友下載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最熱分享
熱門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