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電驢下載基地

cartoon.ed2k.online

 動漫電驢下載基地 >> 漫畫 >> 《好小子》[1

《好小子》[1

動漫類型:漫畫

文件大小:167.7 MB

語言類型:繁體中文

更新時間:2017/7/11

資源發布:動漫電驢下載基地

《好小子》[1 簡介: 簡介: 《好小子》 作 者:千葉徹彌 冊 數:共18冊 質 量:優 容 量:1200MB 狀 態:完整 語 種:繁體中文 類 型:日本漫畫 漫畫簡介: 一位自小桀傲不馴、完全不受禮教約束的小孩,以完全不受污染的率真態度,面對這個充斥著虛偽的世界,妙趣橫生又溫暖感人。千葉徹彌的功力在此篇漫畫中,達到了最高境界! 長久跟隨父親在深山中挖掘寶藏的少年林峰,一直都是過著與世無

"《好小子》[1"Anime介紹:
簡介:
IPB Image

《好小子》
作 者:千葉徹彌
冊 數:共18冊
質 量:優
容 量:1200MB
狀 態:完整
語 種:繁體中文
類 型:日本漫畫
漫畫簡介:
一位自小桀傲不馴、完全不受禮教約束的小孩,以完全不受污染的率真態度,面對這個充斥著虛偽的世界,妙趣橫生又溫暖感人。千葉徹彌的功力在此篇漫畫中,達到了最高境界!
長久跟隨父親在深山中挖掘寶藏的少年林峰,一直都是過著與世無爭的原始生活。後來因為礦坑塌陷,回到父親東京的家中。但是由於在山中生活慣了,野性卻完全表露出來,讓前來迎接的林家親人非常頭痛!這是一部屬於老少鹹宜的大鉅作,藉著林峰的表現,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愉快的人生。
可惜父親將人生賭在掘寶藏這件事上,所以林峰自幼便跟父親在遠離人跡的深山中尋寶,過著從沒上學的生活。一次礦坑倒塌意外,令他初次去到東京跟家人重逢,從流浪漢搖身一變成了名門世家的子弟,並且初次於學校認識到劍道這?#092;動。
在上課時經常睡覺打呼的林峰,讓老師們非常討厭他!但是由於他的?#092;動細胞非常好,加入劍道社之後,就用自己揣摩出來的野性劍法,跟陳組長打成平手,令大家非常震驚!
故事的起源是尋寶,到了中段變成劍擊比賽,最後林峰打敗楊英拿下全國大賽冠軍之後,作者就放下劍擊這部分,回頭再以尋寶故事作收尾。
-----------------------------------------------------------
畫家簡介:
千葉徹彌
1939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50年參加漫畫同人雜志《漫畫俱樂部》。1956年單行本初次面市,1958年漫畫《媽媽的小提琴》雜志連載開始。
主要作品《1、2、3與4、5、roku》、《yuki的太陽》、《紫色電光改換的塔卡》、《玻璃su的旋風》等,其中與小說家高森朝雄合作的漫畫《小拳王》中的主人公史吹丈,更是成為了當時日本的精神偶像。曾獲日本文化教育部科學大臣獎、紫色铐獎章。  1939年1月11日、在東京瓦頂泥牆的聖人路加拿大在醫院出生。
  1950年、參加友人做的漫畫同人雜志“漫畫俱樂部”。
  1956年、單行本作品職業初次登台。
 1958年“媽媽的小提琴”雜志連載開始、
 1961年“發誓的怪球”周少年雜志初次登台。
  主要的作品“1﹒2﹒3與4﹒5﹒roku”、“yuki的太陽”、“紫色電光改換的塔卡”、“玻璃su的旋風”、“醬渣”、“明日的颚”、“有鐵兵”、“明日天氣腹足類那個”、“的又……又松太郎”等。
  社團法人日本漫畫家協會日常工作理事。
  居住在東京都練馬區。
  主要的作品
  “媽媽的小提琴”(1958)
  “rina”(1960)
  “發誓的怪球”(1961)
  “1﹒2﹒3與4﹒5﹒roku”(1962)
  “hati留下大將”(1963)
  “yuki的太陽”(1963)
  “紫色電光改換的塔卡”(1963)
  “島っ子”(1964)
  “玻璃su的旋風”(1965)
  “明日的颚”(1968)
  “小崽子”(1970)
  “螢三七藥草子”(1972)
  “有鐵兵”(1973)
  “的又……又松太郎”(1973)
  “束馬的意大利ti”(1980)
  “明日天氣腹足類那個”(1981)
在日本與宮崎駿齊名的,被稱作“漫畫之王”的千葉徹彌在亞洲擁有眾多的FANS。2002年,被授予日本最高漫畫獎紫色铐獎章後,千葉專門設立了千葉徹彌賞,以獎賞那些有建樹的新生代漫畫家。此番抵滬,參加上海國際城市動漫畫展,千葉虔誠地表示要讓漫畫表現出一種健康、向上的積極精神。在日本與宮崎駿齊名的,被稱作“漫畫之王”的千葉徹彌在亞洲擁有眾多的FANS。2002年,被授予日本最高漫畫獎紫色铐獎章後,千葉專門設立了千葉徹彌賞,以獎賞那些有建樹的新生代漫畫家。此番抵滬,參加上海國際城市動漫畫展,千葉虔誠地表示要讓漫畫表現出一種健康、向上的積極精神。
1950年,當11歲的千葉徹彌懷著一份懵懂參加友人組織的“漫畫俱樂部”時,他恐怕沒有想到這一步對他意味著什麼。
2004年7月2日,當鬓發如雪的他出現在上海東方明珠的國際新聞中心時,已經是日本漫畫界巨擘、泰斗的身份了。原以為做漫畫的人會渾身都揮發著幽默诙諧的分子,然千葉徹彌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卻是傳統日本老年人的謙和與嚴肅:一副眼鏡,一身西服,一頭白發,外加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孔。
一說起他為之奮斗一生的漫畫,先生充滿了虔誠:“漫畫和電影、音樂一樣,都是一種藝術形式,漫畫最大的魅力在於對人的思想的表現。打開漫畫,我們可以獲得愉悅,但更重要的是從中可以汲取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而漫畫家所要做的,正是把這種積極的精神用畫面表現出來。
1956年,當千葉徹彌以單行本作品的形式登上漫畫界的時候,正是日本的戰後消沉期,國民大多尚未從戰敗的陰霾中擺脫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千葉積極創作了一批鼓舞人斗志的作品,如《小拳王》、《好小子》等等。這些作品現在的中國讀者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但在那個時期的日本,確實是成為了許多人的慰藉。和小說家高森朝雄合作的漫畫《小拳王》中的主人公史吹丈更是成為了當時日本的精神偶像,以至於這個虛擬的漫畫人物的死亡,還帶來了一場真正的葬禮,日本著名詩人寺山修司還為此專門寫了一首詩與一場追悼劇。
史吹丈,可以說是千葉徹彌藝術理想的化身,體現了他對勇氣和進取心的尊崇。而他這種對藝術的執著也獲得了漫畫界的廣泛認可,成為繼手冢治蟲這位“漫畫之神”之後的日本“漫畫之王”,其作品也以“充滿淚水歡笑的悲喜人生頌”而著稱。自1962年獲得第三屆講談社兒童漫畫賞之後,千葉筆耕不辍,也收獲不止。千葉本人也成為許多新生代畫家的偶像,尤其是在如朱德庸所言“喝著日本奶水長大的台灣漫畫界”裡,如陳志華就對千葉推崇備至。
今天,不管是不是動漫畫迷,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宮崎駿。對於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宮崎駿曾說“手冢老師把所有的題材都畫光了”,千葉大師又是怎樣看待這兩位的呢?
千葉徹彌充分肯定了手冢的地位,作為晚生,他表示了對前輩的崇敬。他認為宮崎駿更應該說是一位動漫家,他在動漫上的成就更甚於漫畫。
中日漫畫有很多文化淵源
韶華已逝,幾近古稀的千葉徹彌對藝術的熱情不減,只是更多了幾分大師的頓悟。今天,當他帶著作品來到這個曾經哺育過他三年的古老國度時,作為權威的千葉就中日兩國漫畫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千葉徹彌說,中日兩國的漫畫家如果單純從畫技上說是沒有太大差距的。中國漫畫家中用色熟練的有很多,技巧上也有可取之處。做大的問題在於情節的構思。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挖掘出不少東西。在他看來,中日兩國在文化上有著許多淵源,日本的漫畫家就很注意在題材上從中國文化中借鑒,比如《七龍珠》這樣的作品。在日本,成功的漫畫家一般都會比較注重讀書,看電影、電視,關鍵是一個:學習。
千葉似乎不太接受“日本漫畫的成功主要在於商業運作的成功”這樣一種說法。他把成功歸結為一種良性循環:“日本漫畫發展好多年了,可以說已經到成熟階段。以前我們剛開始畫的時候,小孩子們看,現在他們也都成長起來了。漫畫家們創作出作品,再和出版、電影、電視合作,形成了我們日本人自己的一重文化。日本漫畫已經積累到一定的人氣了,目前這種狀況是水到渠成而已。”
中國漫畫在五六十年代曾經有過短暫的輝煌,出現了《大鬧天宮》這樣的優秀作品。連日本的“漫畫之神”手冢治蟲也專門趕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向中國的“動畫片之父”、《大鬧天宮》主創者萬籁鳴拜師。而這以後的很長一個時期,中國動漫畫的發展就停滯了。目前,整個中國的動漫市場80%-90%被日本漫畫占領。哪怕中國發展相對成熟的台灣、香港漫畫也絲毫不能與之抗衡。台灣漫畫家朱德庸說,如果說日本漫畫是重型坦克,那麼台灣還只是小米加步槍的水平。對此,千葉說,中國漫畫雖然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但是在水平上還處於萌芽狀態,中國有很好的漫畫者,但在構思上還不成熟,應該多向其他藝術形式學習借鑒。
如今,65歲的千葉大師還在繼續他的漫畫事業——用漫畫來記錄他的人生,畫他的自傳。也許,他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漫畫的人生,漫畫,才是他最佳的诠釋。
請用ComicsViewer觀看,下載和說明請看這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最熱分享
熱門下載